本文共 1785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5 分钟。
暴风魔镜大裁员,对于整个VR行业来说,只是浩瀚大海上的小风浪而已,不足挂齿但是值得警醒。
从上半年的热捧到下半年的唱衰,VR行业真是忽如一夜冬风来。最近据传暴风魔镜要进行大规模裁员,裁掉将近50%的员工。对于一家在2015年就开始进入VR行业,而且在年初获得融资的VR明星公司,突然发生这么大的裁员自然引起了国内VR行业的小地震。
裁员一事被爆出来后,暴风魔镜官方进行了紧急公关,官方在微博上发表了关于裁员的声明,表示“正在积极布局VR生态”,“此次人事变化属于公司正常的业务调整”。然而实情如何,或许大家都心知肚明。
暴风魔镜是暴风影音旗下的公司,成立于2015年4月,我们先梳理一下暴风魔镜在两年内都做了啥:
2014年9月1日,暴风影音在北京召开发布会,正式发布了暴风魔镜VR头显。
2014年12月16日,暴风魔镜推出第二代产品。
2015年6月,推出第三代产品。之后被起诉二代产品抄袭。
2015年11月,暴风魔镜推出第四代产品,同时宣布准备推出VR一体机。
2016年5月,暴风魔镜推出第五代产品,表示和高通达成合作,开发基于骁龙820的一体机产品。
也就是说,暴风魔镜在短短两年内对硬件产品更迭了五代,这速度国内外无人能出其左右了。虽然他们一直在更新硬件产品,但是每一代之间的并没有质的飞跃,而一体机计划也一直被搁浅着。据某个媒体评测来看,最新的一代产品和三星的Gear VR相比还是相差甚远。
短的时间内迭代这么多产品,却不是从技术上深耕,暴风魔镜显得过于浮躁。在内容上,暴风魔镜当初宣布和各行各业共同合作,打造内容生态圈,但是短期内并没有看到突出的成效。
暴风魔镜的主要硬件产品是移动VR,在2015年到2016年初的时候,还没有太多的厂商进到移动VR市场,暴风魔镜凭借着价格上的优势确实可以吸引一批好奇心驱使的消费者。但是随后不久,国内手机厂商开始向三星学习,纷纷推出移动VR产品。再加上深圳一些山寨厂商低价竞争的策略,越来越多同质化的产品上市,移动VR市场在短时间内开始趋向于“饱和”。在这种情况下,暴风魔镜的价格、市场领先优势全都没有了。面对友商的围剿,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暴风魔镜在转型的路上步履维艰。
最后,为什么昔日的明星公司会走到现在这么窘迫的地步?从行业来看,还是做低端VR产品的门槛太低,所以大批量的竞争对手涌入,让暴风魔镜无处招架。像三星Gear VR有在背后保驾护航,技术和内容上都有很大的优势,但是相比较之下,国内的暴风的处境就很尴尬了,没有内容或者技术优势很难走的更远。
下半年以来,媒体关于VR报道的风向突然就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前段时间一窝蜂炒作VR资本市场遇冷。现在当初光鲜亮丽的暴风魔镜遭遇大面积裁员的“大事”,势必又要引起新一轮的唱衰风。但是一个企业的起伏变化难道不是行业发展的正常趋势吗,正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更何况暴风只是整个VR产业链上的小小的一环。所以它们当前面临的危机并不能以偏概全归咎到整个VR行业的危机。
其次,放眼整个VR行业,大方向都是朝前发展。就看最近的十月份,先是发布了Daydream View硬件;Oculus在开发者大会上宣布要投资2.5亿美元给VR内容开发者,同时还透露了新一代无线VR产品的一些消息;10月13日,索尼PS VR正式发货,国内两轮预售都非常火爆;在云栖大会上,推出Viveport M开发者测试版移动VR应用商店,以及线下体验管理平台。总体看来,业内的大公司在内容和硬件上发力,来推动整个VR产业的发展。
暴风魔镜这次的裁员事件,不能否认确实会给VR行业带来一定的冲击,但是绝不代表着所谓的“VR泡沫”终于要破灭了。暴风魔镜五代产品其实都是面对消费端市场的,只能说低端VR市场这条路暂时走不下去,需要进行产品上的战略转型。
从暴风魔镜裁员事件来看,VR消费端的市场打开确实需要时间,在没有迎来爆发前,现阶段应该将重点放在硬件技术提升和内容开发上,以及在B端应用上寻找突破。同时,最关键的是千万不要把VR当做一个噱头来炒概念,初创公司还是需要脚踏实地的做好产品或者内容。
转载地址:http://bfuta.baihongyu.com/